臘八節,俗稱“臘八” ,即農歷十二月初八,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、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,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。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,稱為“法寶節”,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。
臘八粥
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,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。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,已有一千多年。最早開始于宋代。每逢臘八這一天,不論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。在宮廷,皇帝、皇后、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、侍從宮女賜臘八粥,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、果等供僧侶食用。在民間,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,祭祀祖先;同時,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,饋贈親朋好友。
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、小米、糯米、高粱米、紫米、薏米等谷類,黃豆、紅豆、綠豆、蕓豆、豇豆等豆類,紅棗、花生、蓮子、枸杞子、栗子、核桃仁、杏仁、桂圓、葡萄干、白果等干果。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,更是養生佳品,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里保養脾胃。
煮“五豆”
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,不稱“臘八粥”,而叫做煮“五豆”,有的在臘八當天煮,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,還要用面捏些“雀兒頭”,和米、豆(五種豆子)同煮。
吃冰
臘八前一天,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,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。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,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。
臘八蒜
華北地區有在臘八這天做臘八蒜的習俗。把剝了皮的蒜瓣放到密封罐子里,往里倒入適量米醋,臘八這天封上,慢慢地蒜瓣就會變綠,然后正好在年三十這天就著餃子吃。
臘八豆腐
“臘八豆腐”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。到了臘八這一天,家家戶戶開始曬制豆腐,他們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“臘八豆腐”。
祭祀
敬神供佛、祭祀祖先也是臘八節的傳統,只不過現在更多是寺院會在這天有祭祀和舍粥活動。
臘月八日粥,
傳自梵王國,
有七寶調和之美,
五味糝入之香。
年末熬一碗臘八粥,
就著年味喝下去,
品著香甜,
愿來年風調雨順,
愿你幸福。
如需了解更多請掃描下方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