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“干細胞成為什么樣的細胞才能達到治療效果”是干細胞的多向分化機制發揮作用,那么“干細胞釋放什么樣的物質才能達到治療作用”對應著干細胞的另一個重要機制——旁分泌。
干細胞分泌 FGF,促進成纖維細胞新生,改善肌膚狀態;
干細胞分泌 SDF,能夠抑制細胞的凋亡,保持年輕狀態;
干細胞分泌 IL-6,能夠調節免疫平衡,抑制炎癥;
干細胞分泌 VEGF,能夠促進血管的新生,重塑血管。
所謂旁分泌,是指細胞自身分泌的各種物質,包括可溶性細胞因子、趨化因子、生長因子、microRNAs、蛋白酶和胞外囊泡等。細胞外囊泡包括外泌體、微泡及凋亡體。
旁分泌到底能分泌些什么
生長因子
干細胞可以分泌促血管生成素 1/2(Ang 1/2),血管內皮生長因子(VEGF),胎盤生長因子(PGF),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(FGF),血小板生長因子(PDGF),表皮生長因子(EGF),轉化生長因子(TGF-b),胰島素樣生長因子(IGF),生長激素(GH)和肝細胞生長因子(HGF)等在內的多種生長因子。上述干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能夠主要參與調節細胞繁殖、支持、存活、遷移、分化等多種細胞反應,為組織再生和器官修復提供適宜的微環境。
細胞因子
干細胞能夠產生白介素家族(IL),包括 IL-1、IL-2、IL-3、IL-4、IL-6、IL-7、IL-8、IL-10、IL-11、IL-12 等,腫瘤壞死因子家族(TNF),包括 TNF-a,和趨化因子,包括巨噬細胞炎癥蛋白(MIP-1a)、單核細胞化學趨化蛋白(MCP-1)等多種細胞因子,以及一些細胞因子的受體(配體)。上述干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能夠主要參與調節代謝、炎癥、細胞凋亡、防御等過程。
特異性活性因子
干細胞還產生一些特異性活性因子,不僅調節干細胞自身的存活、遷移、歸巢和增殖等過程,還調節靶組織的功能與修復。這些因子包括,干細胞因子(SCF),干細胞衍生因子(SDF),干細胞衍生的神經干細胞支持因子(SDNSF)等。
調節肽
干細胞合成并分泌包括鈉尿肽(NP),包括C型利鈉肽(CNP)、腦鈉素(BNP)和心鈉素(ANP)及其特異性受體等,降鈣素基因相關肽(CGPR),腎素-血管緊張素系統,內皮素(ET)和腎上腺髓質素(ADM)等在內的多種調節肽。上述干細胞分泌的調節肽能夠主要參與涉及細胞存活與保護、心血管調節等過程,也為組織再生和器官修復提供穩定的內環境。
旁分泌有哪些作用?
免疫調節與抗炎
MSCs 可分泌多種免疫調節因子,無論對自體還是同種異體的免疫細胞,無論對固有免疫細胞還是獲得性免疫細胞都能發揮免疫調節作用。
臍帶 MSCs 外泌體的內源性 miR-181c 能通過抑制 Toll 樣受體 4 信號通路,減弱脂多糖介導的炎癥反應,降低中性粒細胞、巨噬細胞等炎癥細胞數量,降低 TNF-α、IL-1β 等炎癥因子的表達,促進抗炎因子 IL-10 的表達,從而抑制炎癥反應。
血管新生
MSCs 在血管新生過程中,主要通過分泌細胞因子來起作用。MSCs 分泌的血管表皮生長因子(VEGF)、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(bFGF)、HGF、單核細胞趨化蛋白 1(MCP1)、基質細胞衍生因子 1(SDF1)等對于血管網絡的重塑發揮關鍵作用。
MSCs 外泌體通過直接作用于內皮細胞,或上調血管生成相關的生長因子的表達水平,間接作用于內皮細胞,從而提升內皮細胞增殖并遷移到傷口區域的能力,有助于促進血管形成。miRNA 是外泌體發揮促血管生成作用的重要物質,miR-31 能促進內皮細胞與內皮祖細胞的增殖、遷移并通過抑制缺氧誘導因子抑制因子(FIH)誘導血管生成。miR-125a 能抑制血管生成抑制劑 Delta 樣配體 4(DDL4)的表達,促進內皮細胞的形成,調節血管形成。
抑制細胞凋亡
MSCs 既可以直接產生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,也可以通過旁分泌作用影響細胞凋亡的信號通路。MSCs 分泌的抗凋亡相關細胞因子包括 VEGF、IL-10、HGF、斯鈣素 1(STC1)和粒細胞-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(GM-CSF)等。
抗氧化
在由四氯化碳誘導的肝損傷模型研究中發現,MSCs 移植后可顯著增加損傷肝臟組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的表達水平。暴露于受損肝臟細胞后,MSCs 大量分泌 SOD 可有效抑制活性氧分子(ROS)的產生,降低肝臟組織內的氧化應激水平。MSCs 通過分泌 STC-1 調節線粒體呼吸鏈,可減少由活性氧介導的細胞凋亡,從而促進細胞存活。
抗纖維化
研究發現,MSCs 的抗纖維化作用與免疫調節,促進血管新生和抗炎等協同發揮作用,MSCs 對多種組織纖維化疾病模型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在肺損傷模型的研究中發現,MSCs 移植后可通過分泌 STC-1 減輕肺纖維化的嚴重程度。STC-1 通過多種方式抑制組織纖維化,可減少成纖維細胞膠原蛋白的分泌量,也可通過解偶聯內質網上線粒體呼吸鏈來降低活性氧水平,還可以抑制上皮細胞產生 TGF-β1。
促進細胞增殖和遷移
基質細胞衍生因子 1(SDF1 又稱為 CXCL12)是研究最多的一種趨化因子配體,通過與 MSCs 表達的特異性受體 CXCR4 相互作用,介導 MSCs 劑量依賴的趨化效應。單獨過量表達 CXCR4 的變體蛋白,也可以顯著增強 MSCs 的遷移能力。
臍帶 MSCs 外泌體可激活蛋白激酶 b(AKT)信號通路,降低前凋亡蛋白 Bax 的表達,抑制由熱應激引起的皮膚細胞凋亡,其含有的 Wnt4 蛋白可以激活 Wnt /β-catenin 通路,促進增殖細胞核抗原(PCNA)、細胞周期蛋白 D3、N 鈣黏素和 I 型膠原表達,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。
臍帶 MSCs 外泌體在高細胞密度情況下,外泌體源的蛋白質 14-3-3ζ 通過誘導 Hippo 通路效應蛋白 YAP 磷酸化,激活 Hippo-YAP,從而反向作用 Wnt /β-catenin 信號通路,還可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與遷移,以防組織過度增殖。
營養支持
干細胞對組織細胞的營養支持作用主要包括抗凋亡、支持組織固有前體細胞的增殖、分化及血管形成等,以促進移植區域組織的再生。
正是因為 MSCs 旁分泌作用有著諸多功效,使得 MSCs 治療 100 多種疾病,尤其是一些難治性疾病,具有極大的潛力。同時,也正是因為這一點,目前旁分泌因子移植治療已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。
免責聲明:
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。圖文來源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聯系我們刪除!